第一卷:低语的回响 • 第十九章:数据洪流中的木筏
最后更新: 2025年8月17日 下午2:00
总字数: 2449
“我们来晚了。”
苏晴的声音很轻,却像一块巨石,沉甸甸地压在林默心上。希望的火焰,在燃起后不到一个小时,就被现实的冰雨彻底浇灭。
他们像两个真正的幽灵,悄无声息地退回了城市的阴影之中,远离那座被无形秩序笼罩的灯塔。清道夫布下的天罗地网,比他们想象的更严密,也更……优雅。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锁,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“信息过滤”,将整个区域变成了一个不欢迎任何“杂质”的无菌舱。任何带有强烈个人情感、混乱思绪的“信息源”,都会像病毒一样触发警报。
他们回到了那栋位于城市灰色地带的烂尾楼。这里是他们唯一的、临时的避风港。
“我们进不去。”苏晴瘫坐在冰冷的混凝土地面上,第一次,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彻底的无力感。她是一个在数字世界里建立规则和打破规则的王者,但现在,她面对的是一个完全超乎想象的敌人。“那不是简单的安保系统,那是一个‘领域’。一个用他们的技术,强行在现实世界里划出的、拥有独立法则的领域。任何不符合他们‘秩序’的人或物,一旦踏入,就会像病毒一样被瞬间识别和清除。”
“你的技术也没用吗?”林默问道。
“没用。”苏晴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苦笑,那是一种属于顶尖专家的、骄傲被彻底粉碎后的苦涩。“我的技术,是在既有的规则里寻找漏洞。但他们,是直接‘制定规则’的人。在他们的领域里,我连当一个‘漏洞’的资格都没有。这就好像我是一个顶级的F1赛车手,却被扔进了一片没有路、没有物理法则的混沌里,我的所有技能都失去了意义。”
沉默,像一块厚重的铅幕,笼罩了两人。
林默看着窗外,那座通讯塔的塔尖,即使隔着这么远,依旧清晰可见,像一个遥不可及的、冷漠的灯塔。他想起了父母,想起了老人,想起了自己一路逃亡至此的意义。难道一切就要在这里结束了吗?
不。
“你说,他们过滤掉了所有‘杂乱’的信息。”林默突然开口,他的眼神再次投向了那块被他放在地上的、漆黑的“虚空之心”,“那如果……我们不是‘杂乱’的呢?”
苏晴愣了一下:“什么意思?”
“我们之所以会被识别,是因为我们是‘人类’。”林默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,“我们有情绪,有记忆,有混乱的思想,这些都是他们要过滤掉的‘杂质’。但如果,我们能把自己伪装成他们系统里的一部分呢?伪装成一段……‘干净’的数据?”
苏晴被他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惊呆了。“伪装成数据?我们是人,不是代码!你怎么把一个活生生的人,变成一段符合他们协议的数据包?数据的格式是什么?加密方式是什么?这根本不可能!”
“你不是看到了吗?在雅夏的科技里,人、记忆、情感,都可以被‘数据化’。”林默指了指自己的脑袋,“我的能力,就是读取这些‘数据’。那反过来,我也许能……‘写入’一些东西。我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格式,我只需要……模仿。”
这个计划比上一次制造“认知盲点”更加疯狂,也更加危险。那次只是让对方“不想看”,而这一次,是要让对方“看不出”。
苏晴的心脏狂跳起来。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,评估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。这在理论上,是他们唯一的机会。
“就算你能做到,我们怎么‘进入’他们的系统?”苏晴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,“我们总不能走到他们面前,让他们扫描我们吧?”
“他们的系统,一定有数据流动的路径。”林默说,“就像一个城市,有供水系统,有排污系统。他们的‘秩序’,也一定需要从某个地方输入,再输出到某个地方。我们只要找到那条‘管道’,然后把自己‘扔’进去。”
他重新握住了那块冰冷的回响石。这一次,他不再试图从中获取某个具体的“坐标”,而是将自己的“认知共鸣”,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。
他不再关注某个“点”,而是去感受整个城市的“面”。
在他的感知中,整个城市变成了一张巨大的、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网。大部分区域,光点都在杂乱无章地闪烁,充满了人类活动的“噪音”,像一片色彩斑斓、永不停歇的沸腾海洋。但在城市中心,那座通讯塔周围,却是一片纯净的、有序的“蓝色海洋”,宁静、深邃,却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。
而这片海洋,并非静止不动。
林默“看”到了。
他看到无数条纤细的、几乎看不见的蓝色数据流,正从城市的各个角落,源源不断地汇入这片海洋。它们就像注入湖泊的溪流,维持着这片“秩序”的运转。他试着追溯其中几条最粗壮的溪流,他的意识瞬间被一股强大的信息屏障弹开,那感觉就像触摸到了高压电网,让他一阵头晕目眩。
大部分溪流都来自一些安保严密的建筑——政府部门、军事基地、数据中心。这些地方,他们根本无法靠近。
但其中,有一条溪流,与众不同。它很细,很微弱,几乎被周围老城区的“噪音”所淹没。
它的源头,不在任何高科技的建筑里,而在……脚下。
“在地下。”林默猛地睁开眼,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,“一条……很古老的数据管道。它就埋在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片老城区的地下。”
苏晴立刻反应了过来:“是城市的旧式通讯光缆!那些在新城区已经被淘汰,但在这里还没有被完全替换掉的东西!清道夫为了构建他们的网络,征用了这些最不起眼、最容易被忽略的基础设施!”
他们找到了那条“管道”。
“它通向哪里?”苏晴急切地问。
林默再次闭上眼睛,顺着那条蓝色的溪流,向上追溯。他的意识仿佛潜入了一条冰冷的地下河,顺着光缆的物理路径,在黑暗中穿行。
“一个……中继站。”他缓缓地说,“不大,很旧,伪装成了一个……社区图书馆。”
一个伪装成图书馆的数据中继站。一个隐藏在城市灰色地带的、秩序网络的神经节点。
苏晴的眼中,重新燃起了光芒。
他们不用去挑战那座戒备森严的灯塔。他们只需要找到那个不起眼的图书馆,切开那条古老的光缆,然后,将自己这艘小小的木筏,投入那片通往风暴中心的数据洪流。这无疑是一场豪赌,一旦进入数据流,他们可能会被瞬间“格式化”,也可能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。但这是他们唯一的、能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机会。